第163章 日进斗金_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笔趣阁 >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163章 日进斗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章 日进斗金

  第一百六十三章日进斗金禄东赞很明白的拒绝了李炎的招揽之意,李炎并没有多说,他知道,像禄东赞这样的人杰,并不是普通的言语所能打动。似乎历史上的李世民也招揽过禄东赞,但也被其拒绝,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禄东赞是吐蕃的忠臣,但相对于大唐,却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不能收降他,那还不如干掉他,为大唐除了一大隐患!想到这儿,李炎起了杀心,将手放到了腰间,握住了手枪。一个声音在李炎的内心说道,杀了他!杀了禄东赞,未来吐蕃就不会给大唐造成大的威胁。杀了他!杀了他!李炎心头狂跳,将手放到了手枪的手柄上。“你说,天下真的可以大同吗?”

  禄东赞突然说道。“当然可以,无论是吐蕃人还是唐人,他们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华夏人。”

  李炎说道。“如果是由吐蕃人来做这个天下一统的主体,我想会更好一些。”

  李炎哈哈大笑道:“华夏有四千年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是世上最发达的文明,难道你想让野蛮代替文明,让奴隶制代替更先进的封建制吗?禄东赞心头一颤,李炎的话如锥子一般扎在他的心上,身为吐蕃最出色的智者,禄东赞早就意识到吐蕃的奴隶制存在着巨大的弊端,是一种落后的制度,不但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平等,还使得社会矛盾很激化。不过听别人说起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优劣,禄东赞还是第一次,他顿时陷入沉思之中。吐蕃的奴隶制社会很是野蛮,奴隶生活在最底层,没有一丝的权力,动不动就要被奴隶主剥皮剜眼,地位连牲畜都不如,禄东赞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单纯的认为奴隶主应该对奴隶好一点,但听李炎这么一说,他终于明白,这不是奴隶主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依李炎所说,大唐现在实行的是封建制,从动员的能力来看,封建制确实是优于奴隶制的,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也远优于吐蕃。也就是说,从制度上来看,大唐确实优于吐蕃,想来,这也是大唐更加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吐蕃的奴隶制比登天还难,因为赞普和贵族是奴隶制的直接受益者,如果将奴隶制改成封建制,是会触动赞普和贵族利益的,这样来看,吐蕃在短时间内想要发展壮大,压过大唐是根本不可能的。李炎说的话倒有几分道理,如果大唐与吐蕃合并,也许就是废除吐蕃奴隶制之时。李炎又说道:“如果吐蕃废除了奴隶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再也没有压迫,那吐蕃人就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

  禄东赞沉默,他清楚得很,李炎说的话是对的,不过自己就是奴隶贵族的即得利益者,如果吐蕃废除奴隶制,自己就要放弃一些权力,这个倒也不难,最难的是,赞普一定不会同意由奴隶制变为封建制。不,也许赞普会同意,这样的话,自己就无需背叛吐蕃,想到这儿,禄东赞说道:“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会说服赞普进行你所说的封建制改革,如果不成的话……我会考虑加入你的阵营。”

  听了这话,李炎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像禄东赞这样的人才,李炎真是舍不得杀,但凡有一点可能,李炎都不会放弃,如果能让禄东赞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所用,那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大唐都有着莫大的好处。想到这儿,李炎将手从手枪上又放了下来。与李炎喝了一会儿茶,禄东赞告辞离去,出了陶朱馆,禄东赞不由松了一口气,刚刚在陶朱馆,禄东赞已经感觉到李炎起了杀心,不过他与李炎的对话倒是出于本心,禄东赞觉得,如果大唐和李炎真能让吐蕃所有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天下大同,那就算吐蕃与大唐合并又有什么?自己虽然效忠于赞普,但更想为吐蕃百姓谋利益,哪怕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又有何妨?自己一定要派人将观点转达给赞普,希望赞普能听自己的劝告,在吐蕃实行封建制改革,这样一来,吐蕃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变得更加强大,吐蕃百姓也一定会过上更好的日子。禄东赞大步离开了陶朱馆,李炎却是眉头紧皱,心说这个禄东赞太聪明了,他应该已感觉到自己起了杀心,不过,自己还是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这样的智者如此这样就死去,但的是太可惜了。好在禄东赞在大唐,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离开,如果自己想取他的性命随时可以,也不急于一时。李炎叫来了邹凤炽,询问了一下陶朱馆的情况,邹凤炽一一回答。听了邹凤炽的回答,李炎很是振奋,现在的陶朱馆,不光是长安最大的商场,而且幅射全国,光是商队就有上百支,而且陶朱馆是有名的无假货,货物保真,金字招牌是立了起来,各地到长安的人,都要到了陶朱馆来购物和参观,陶朱馆已成为了长安的地标建筑。由于生意兴隆,陶朱馆岂止是日是进斗金。加上全国各地的分号,每个月都最少有五十万贯的纯利润,一年也就是六百万贯。要知道,大唐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三千万贯左右,这已经是大唐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样的看来,陶朱馆和全国各地的分号一年的利润竟然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用富可敌国来形容现在的李炎也毫不为过。有了这些钱,李炎也可以大刀阔斧的做很多事情。比如,李炎准备拿出五百万贯来,在北方各地打井,疏浚河道,另外再建一些蓄水池,为即将到来的大旱做准备。打井、建蓄水池、疏浚河道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原来这些都是官府摊派,属于义务的徭役,但李炎却下令但凡参加劳动者,官府都要派发工钱,如此一来,就可以调动百姓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在农闲时参加工程建设,也可以为百姓增收,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就业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